春風漸暖熏人醉,夏日臨江萬木蔭。五月,萬物勃發,林木成蔭,蒼郁蔥蘢,帶著淺夏的芬芳,來到春末夏初的門口;五月,天空明媚,初夏已至,和煦溫暖,陽光不燥,微風正好。寶雞中山專修學院全體教職工在這美好的季節,再次揚帆遠航,踏上每年外出參觀學習的又一次征途。

此次華東地區參觀學習正式開啟于2021年5月11日下午,下午7時整全體教職工準時到達寶雞火車站,浩浩蕩蕩我們出發啦!十多個小時的車程,一路歡聲笑語,一路心情彭拜,一掃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陰霾,向著遠方,向著美好,向著心中的新希望走去。
5月12日下午13點41分,我們首站到達六朝古都南京,南京古稱金陵,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一到南京我們就去瞻仰了中山陵,這里安息著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國父孫中山先生。莊嚴肅穆的中山陵整體像是一座靜臥在綠色法蘭絨上的“自由鐘”,他含有“喚起民眾,以建民國” 之意。樓牌上刻有“博愛”字樣,我們懷著崇敬之情拾階而上,巍峨的中山陵處處體現了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離開中山陵,我們途經長江大橋。當大巴車行駛在南京長江大橋上時,讓人浮想聯翩,許多歷史事件,仿佛當年百萬雄師過大江般就在眼前。



晚上,我們一行到達夫子廟。夫子廟始建于東晉,北宋時改建為“孔廟”,六朝至明清時期,有許多的世家大族在夫子廟聚集,故有“六朝金粉”之說。夫子廟地處秦淮風光帶核心區,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四毀五建的夫子廟就是南京這座城市興衰發展的見證史。意興闌珊的我們趁著熱情又去游覽了金陵第一園瞻園,江南園林的靈秀逸動躍然眼前美不勝收。


深夜的時候我們乘坐大巴車離開南京來到向往已久的人間天堂杭州。5月13日清早有兩位老師去參加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在杭州舉行的函授工作會議,其他老師繼續游覽參觀學習。人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果然是百聞不如一見,在杭州我們主要游覽了西湖和宋城。杭州之美在于西湖之美。西湖集風景美和故事美于一體。這里綠樹成蔭、碧波蕩漾,我們坐船游覽西湖,一覽了斷橋、雷峰塔、三潭印月、蘇堤等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的好:“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我想這是對西湖最好的詮釋。沿途的梅家塢茶園青山綿綿、溪澗潺潺、茶園蓬勃、散發出濃郁樸實的民風及茶鄉風情,梅家塢是以茶文化為主題的茶鄉休閑園區,重現了"十里梅塢蘊茶香"的自然秀麗風貌。梅家塢在梅靈隧道以南,沿梅靈路兩側縱深長達十余里,有“十里梅塢”之稱。


接著我們抵達宋城,宋城再現了曾經南宋都城的繁華,宋城千古情的演繹更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呈現了良渚古人的艱辛、宋皇宮的輝煌、岳家軍的慘烈、梁祝和白蛇許仙的千古絕唱,把絲綢、茶葉和煙雨江南表現的淋漓盡致,帶給觀眾視覺體驗和心靈震撼。她傳承了一個城市的歷史文脈,她播種了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她詮釋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她與這座城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之魂,她為這座城市留下了難忘的歷史記憶。


游覽的間隙里幾位老師豪情不減熱情蓬勃的趁興前往浙江大學,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游勝地杭州。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于1897年,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遺憾的是到達浙江大學時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老師們沒能進入校園感受浙大學子的英姿勃發,只能留影做念,匆匆而歸。

當晚我們告別杭州直奔烏鎮。烏鎮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烏鎮屬太湖流域水系,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景區,素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5月14日晨起我們漫步烏鎮感悟江南水鄉清麗旖旎、小橋流水人家的詩畫風情。



接著我們就來到大上海的標志性建筑東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廈附近,感受大上海建筑帶給我們的視覺盛宴和震撼。更是有老師以45秒的速度登上亞洲第一高樓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俯瞰大上海黃浦江兩岸的美妙風景。美麗的大上海,這座世界級的大都市交通網四通八達,建筑群高聳入云,人流如涌如潮,構成大上海別具一格的風景。午飯后我們到達了上海最繁華的地段南京路,21世紀的今天,南京路作為"中華第一商業大街"的步行街,早已享譽全國、聞名于世,這是上海最熱鬧、最繁華的商業大街,匯聚了數百家現代化商廈、中華老字號商店及名特產品商店!鞍倌昴暇┞贰钡呐d衰崛起,開啟了中國百貨業的現代化,也帶動了商業振興。如今這里是萬商云集的寶地,是上海對外開放窗口也是國內外購物者的天堂,更是上海又一處靚麗的新景觀。


下午的時候我們參觀游覽了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 ,上海城隍廟。晚上我們到了外灘廣場,黃浦江兩岸的美景盡收眼底。在這里,一場經歷百年的“萬國建筑博覽會”從未落幕,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自19世紀四十年代上海被辟為商埠后,就成為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云集于此,一幢幢商業大樓拔地而起。聯合哥特式的尖頂、古希臘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陽臺,眾多經典交匯成上海乃至世界獨特的風景。



5月15日早晨8點我們從上海浦東新區前往蘇州,蘇州這座被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稱為東方威尼斯的水上城市,如今已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我們去了聞名遐邇的名鎮周莊,這里的特點可以用六個字概括:小橋、流水、人家。景色怡然,使人流連忘返。周莊位于蘇州城東南,昆山的西南處,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已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范。游完周莊,我們去了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園林代表之一的耦園,耦園原名涉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倉街小新橋巷,為清順治年間保寧知府陸錦所筑,取陶淵明《歸辭》中的"園日涉以成趣"之意,黃石假山是耦園的特色。耦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遺產。此園因在住宅東西兩側各有一園,故名耦園。古色古香的耦園,占地面積不廣,但巧妙地運用了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臺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模擬自然風光,創造了“城市山林”、“居鬧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間,庭院深深,使人心曠神怡。盡顯姑蘇"人家盡枕河"的特色。在這里我們還欣賞了特色藝術評彈,見識了蘇州園林移步換景,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藝術特點。



5月16日早晨天空晦澀陰暗大雨如注,早飯后我們打傘登車前往此次參觀學習的最后一站無錫太湖,沿途大家討論著太湖如何的暴雨不止,等我們到達太湖時天公作美居然雨過天晴,心情大好的我們坐船游太湖,一望無際的湖面非常壯觀,在太湖有一景點叫黿頭渚,上面有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先生的題字:“太湖黿頭渚”,不知是這里的景色太美,還是名人效應,總之游客趨之若鶩。我們登太湖仙島,賞太湖風光,興奮之感溢于言表。



游覽罷太湖我們又是行色匆匆奔往南京,歷時五天的參觀學習即將結束,我們將從南京火車站登車返航,到達南京時大約是下午1點多我們抓住空隙又去瞻仰了南京總統府,南京總統府建筑群占地面積約為5萬余平方米,既有中國古代傳統的江南園林,也有近代西風東漸時期的建筑遺存。其歷史可追溯到明初的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代被辟為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為行宮。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礎上擴建為天王府,屢廢屢建,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辟為大總統府,后來又為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南京總統府自近代以來,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國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里發生,或與這里密切相關,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動過。在南京總統府不僅了解歷史,而且看到多種風格的建筑,也讓我對南京這個城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17日晚9時20分我們乘火車北歸返航,于次日上午11時20分順利返寶,此次參觀學習圓滿結束。

